2024年7月1日下午15:00,“嘤鸣青年学人论坛”第7期在狮子山校区嘤鸣园传统文化学院202举行。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秀霞博士作题为《成都才女养成初探——以汉到清为限》的学术报告。高研院专职科研人员及校内外相关单位师生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由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杜学元教授主持和评议。

报告人刘秀霞博士说道该报告是其主持的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古代成都地区女性成才规律及教育传承研究》的重要成果。她从区域才女研究、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汉至清成都才女典范概貌,成都文化及女性的认同与叛逆,性别景观:成都才女养成的特殊规律四个方面展开讲述。刘秀霞博士认为:自汉代至清代,成都地区涌现了大量才女。选取其中的典型才女如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刘娥、黄峨、曾懿等,通过整理其生命历程事件,梳理出自汉代至清代成都才女的概貌。随后运用文化地理理论分析成都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质,包括文翁立学的教育传统、益州雕版印刷的繁荣,从外部影响成都女性人格价值观念;利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性的成长:才女象征性符号的塑造、兼容多元的蓉城文化,从内部容纳成都女性对传统的遵循与叛逆。最后总结自汉代至清代竹文化环境下成都女性成才的“性别景观”,即特殊际遇中成都文才女、武才女、政才女、技才女性日渐养成。

在交流对话环节,与会者赵智兴博士、李江源教授、徐小燕教授、邢曙光博士、杨荣涛副研究员等围绕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好女孩?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传统社会女性“越界”中德与才有哪些关系?当下应该如何看待性别教育?成都地区有哪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影响人才培养?等话题与刘秀霞博士进行了热烈探讨,期间杜学元教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补充。
在报告总结环节,杜学元教授对刘秀霞博士的学术报告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成都地区区域文化独特,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如宗教文化、思维方式、人口迁移等,人才培养有其独特的规律。期待刘秀霞博士能够在这一领域深耕细耕,撰写专著,形成研究特色。

最后,杜学元院长代表论坛主办方向刘秀霞博士赠送了纪念版学术海报,并与参会者合影留念,嘤鸣青年学人论坛第7期圆满结束。
编辑:刘秀霞 初审:张烨 终审:文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