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我院合办的晏阳初国际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日
  查看:177
  来源:

 9月29日,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四川省侨联、巴中市人民政府、四川师范大学晏阳初研究所、北京紫荆公益基金会合办的晏阳初国际学术论坛顺利举行,校长汪明义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高研院院长杜学元到会并做主题报告。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首先介绍了晏阳初的生平与成就,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的老校友,晏阳初对四川师范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汪教授指出,遍布世界各地的晏阳初国际乡村建设学院,对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希望与会嘉宾们能够总结中国乡村建设基本经验,探讨晏阳初精神的普遍价值,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更多分享晏阳初乡村建设的国际经验,推动晏阳初在世界的影响力


Screenshot_20221001_124207.jpg

 四川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四川晏阳初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唐志成教授发表了题为“晏阳初的爱国情怀及其现实意义”的演讲。唐教授通过介绍晏阳初的著述、话语及其生活中的经历,直接而细腻地展现了晏阳初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其对故乡的情感。唐教授指出,从法国战场回到中国后,晏阳初先生在国内的足迹遍布19个省,调查研究中国农民状况,进行实验,从最底层的农民、最艰苦的农村出发,将中国实践经验推向世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影响。唐教授的演讲深深地感动了线上线下的所有与会者。

Screenshot_20221001_124420.jpg


 我院院长杜学元教授做了“试论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人才素质观及其当代价值”。他认为,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人才素质观包括论乡村改造人才总的素质要求;乡村改造人才具体的素质要求,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理念要求、精神要求、爱心要求、人格修养等,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践行其乡村改造人才的素质观。杜学元教授强调,留住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本土人才必须在知识、能力、理念、精神、爱心和人格修养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对于有志于到农村服务的大学生应培养。热爱“三农”的情感,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的素养、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多种经营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尽快成为新型农民。


Screenshot_20221001_124702.jpg

 本次论坛有来自晏阳初国际乡村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分享和深入交流。四川师范大学晏阳初研究所研究人员、四川师范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办公室教师及乡村教育学社十余位学生在线参会。

Screenshot_20221001_125122.jpg

Screenshot_20221001_125156.jpg



【编辑: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