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嘤鸣青年学人论坛第2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族生育观念变迁与社会秩序建构
[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3月29日
  查看:45
  来源:

 2024年3月28日下午15:00,“嘤鸣青年学人论坛”第2期在狮子山校区嘤鸣园F202举行。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晏阳初研究所所长余珍博士作题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族生育观念变迁与社会秩序建构》学术报告。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小燕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阿呷热哈莫副教授参与评议,高研院专职科研人员、教科院教育学博硕士研究生以及校内相关单位师生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由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烨教授主持。

 论坛伊始,张烨教授就“嘤鸣青年学人论坛”意义和作用进行阐释。他认为论坛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各研究者研究方向多元,既要埋头钻研自己的领域,又要了解周围的老师在做什么,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术对话与学术创新,助力科研成果产出。

 余珍博士从婚姻、养老、丧葬和祭祀制度讨论传统生育观念的生成;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以后,水族传统的生育观念与计划生育政策如何发生对接,以及面对家庭生育意愿与政策理想之间的矛盾,人们是如何展开行动进行具有策略性的孕产实践;从社会流动与生计方式变迁、娶妻困难与新夫妻关系、家庭教育现状与养老问题的出现以及家庭关系结构中的主体性转变几方面的内容理解社会变迁与计划生育之间的关系,审思新的生育观是否已经形成,它对家族主义的生育观念是否有所挑战乃至推动了社会的流动和整体变迁。

 image.png

 评议人阿呷热哈莫副教授对本次论坛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从水族生育观念变迁或是习俗上可以看到中国少数民族之中观念、文化和习俗的一些共性,有助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丰富和发展。同时提出从丧葬仪式中男女两性分工的权力关系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徐小燕教授从“制度与文化对两性社会角色的分工”“两性在生育中的协商与决策”“影响生育观念变迁的内生因素与外在因素”三个问题与余珍博士展开讨论,并从教育学角度扩展了报告的讨论主题。

 image.png

 在交流对话环节,与会学者杨荣涛、邢曙光等就“人口流动对生育观念的反作用”“田野调查的可进入性”“祭祀制度与神圣空间”“国家法律与习惯法”等问题与余珍博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在报告总结环节,张烨教授充分肯定余珍博士基于长期田野调查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族社会生育观念变迁的深入研究与细致分享。他指出,作为嘤鸣青年学人论坛第二期的主讲人,余珍博士的研究观点具有启发意义,充满了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思考。点评与自由讨论环节很好地拓展了论坛的主题,碰撞出了许多新思考、新想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image.png

 最后,论坛主办方向余珍博士赠送了纪念版学术海报,与会者合影留念,嘤鸣青年学人论坛第二期圆满结束。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余珍 初审:张烨 终审:杜学元